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研动态
“工学一体 赋能育才”④ | 机械工程系:工业机器人专业落实“国标”进课堂
- 来源:海南省技师学院
- 上传者:宣传中心
- 发表时间:2025-04-30
- 浏览量:1
我院机械工程系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为主线,遵循“源于课程标准,立于育人核心,定于课堂落地”原则,大力探索和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合理构建“顶层设计”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积极构建目标、内容、核心学习成果和评价为主体的四个工学一体化“核心要素”:明确教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关注课堂“教什么”的内容问题;紧扣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呈现可视化的学习成果;聚焦课程过程性和终结性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团队合力推动专业建设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组成了由系部主任、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构成的教师团队,开展“说专业”“说课程”“说任务”的“三说”活动,明确目标及内容体系,厘清当前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发展重难点问题,剖析课程专业与学习任务之间的承接关系,详细解读工学一体化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部署专业模式创建路径。
打造优质课堂示范
对接行业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师团队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名师、职教领域专家共同搭建课程矩阵,构建了中级、高级、技师三个培养层次的专业课程框架,明确了课程目标的衔接和内容分布。

落实“国标”进课堂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落实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到课程学习典型任务的转化,编制了教学活动方案,开发了配套的工作页、信息页、教学课件等一体化课程资源,让“国标”在落地的过程中更具可行性。同时紧密围绕“课堂本位”,按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成决策-实施计划-过程控制-评价反馈”课堂教学六步骤,以“做”为主线贯穿课程改革全过程,破除“工”与“学”的边界壁垒,达成“产”与“教”的双向链接,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到每一堂课。

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学院将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探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